焦点播报:网暴悲剧全球上演,面对“按键伤人”,究竟该怎么办?

互联网都不该是法外之地,也不应成为滋生网络暴力的温床。

染着粉色头发的24岁中国杭州女孩郑灵华,因在社交网络分享生活而深陷网络暴力漩涡,自杀去世。她的离去令人唏嘘,但相似事件层出不穷。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网暴”成为多位代表委员关注的热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暴早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新型攻击武器”。谩骂、抨击、侮辱、诽谤……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有着被网暴的经历。这样的“按键伤人”,轻则损害个人名誉、隐私、事业,重则使受害者蒙受心灵创伤,乃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资料图】

尽管人们深知网暴的危害,但囿于网络施暴者的隐蔽性、网络平台监管不足等原因,这一现象依然屡见不鲜,被网暴者的维权之路也往往十分艰难。如何定性定责?如何赔偿?如何消解被网暴者内心的伤痛?关于网暴,有太多难题需要去正视和破解。

“网暴噩梦”层出不穷

网暴悲剧在世界各地上演,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都可能成为目标。

2022年11月,曾经红极一时的美国知名男歌手艾伦·卡特被发现在自家浴缸中溺亡,年仅34岁。随后,卡特的经理人赫尔格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了这些年卡特与网络仇恨言论散布者的“噩梦关系”。

歌手艾伦·卡特生前曾遭受网暴。图源:GJ

“即便是在卡特2019年公开承认自己被诊断出患有多种心理疾病的情况下,那些批评和谩骂声都没有停止。”赫尔格森说,“我不会将卡特的死全然归咎于此,但我看到,这让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崩溃状态。”

27岁时的某一天,生活在北爱尔兰的肯尼·格雷格选择服用过量处方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杀背后的动机往往很复杂,但格雷格的家人还是透过格雷格的社交账号,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格雷格也是脸书的狂热用户,经常在上面向自己的数千名粉丝分享笑话和视频。格雷格的家人认为,格雷格去世前一天被广泛分享的一条帖子,可能是让他精神崩溃的原因之一。

“这篇帖子下有40多条可怕的评论,都在说格雷格是个多么糟糕的人。”格雷格的妹妹卡罗琳说。

格雷格的妈妈安透露,即便是在儿子死后的第二天,还有人在评论里说“这是他应得的”。

网络施暴者都是谁

世界上有太多和卡特、格雷格一样的网暴受害者,但一些研究表明,人人既有可能是网暴受害者,也有可能是网络施暴者。

皮尤研究中心202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有41%美国成年人经历过某种形式的在线骚扰。而令人震惊的是,另一项在线民意调查显示,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人承认自己在某个时候参与过某种形式的网暴。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1月的一项研究显示,有超过一半参与调查者承认经常实施网暴,只有6%的人表示永远不会实施网暴。

网暴实施者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相关研究给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答案。

2019年发表在《人格与个体差异》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网络施暴者的人格特质与精神病态、虐待狂、自恋、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行为倾向)显著相关。另有心理学研究表明,网络施暴者往往表现出低水平的同理心和责任心,并以给他人造成身心痛苦为乐。

美国《国会山报》上月报道了一个叫“奇异果农场”的在线团体,其成员常使用人肉搜索、诽谤、讥讽等形式攻击弱势群体。记者阿里·布雷兰写道,“奇异果农场”成员以痛苦为生,以死亡为乐。一名女性在被该团体成员精神折磨后,在公园里自焚身亡。

不过,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首席研究员侯赛因也强调,很难提炼出网络施暴者确切的人格特征,“不能用一两个特征来解释一个人的行为”。

至于动机,美国《大西洋月刊》特约撰稿人亚瑟·布鲁克斯认为,网络施暴者通常是为了吸引注意力、行使控制权和操纵他人。

带来沉重心理负担

网暴带来的扭曲快感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一项关于网暴对青少年健康影响的研究显示,93%曾被网暴的受访者表示,网暴行为对自己有着负面影响,38%受害者直言内心感到痛苦不安。

另有研究表明,遭遇网暴后,人们通常会产生抑郁、焦虑、失眠、恐惧、低自尊、社恐以及高于同龄人的自杀风险等负面反应。

格雷格家人为格雷格之死感到痛心。图源:GJ

当网暴发生时,究竟该如何面对?信息科技资讯网站Lifewire给出几点建议:

其一,如果网络施暴者试图激怒你,请无视他们,因为这些人不值得你花时间或是情绪波动。尽量不要把任何事都放在心上,提醒自己他们的恶意行为不会改变你是谁。

其二,试着保持好心情,想想那些需要靠攻击陌生人而寻找快乐的人是多么可悲。网络施暴者通常可能是一个本就不快乐的人,否则他不会通过向你发泄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感觉开心。

其三,如果你足够坚强,甚至可以考虑善意地回应他们。或许你会打动他们,从而改变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但英国非营利组织反数字仇恨中心认为,不要回应、屏蔽网络施暴者账号、适当从社交媒体中抽离,或许是受害者面对网暴时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的做法。

如何维权并非易事

学会如何从心理层面应对网暴固然重要,但对于受害者而言,如何正确有效地捍卫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样也是值得思考和重视的。

不过,由于网络用户的隐蔽性、社交平台监管不到位以及相关法律不够完善等原因,受害者的维权之路并不轻松,而这也正是网暴现象至今依旧猖獗的部分原因。

《大西洋月刊》分析认为,匿名是网络施暴者肆意妄为的主要“保护伞”。Lifewire指出,网暴之所以如此轻易频繁地发生,是因为任何人都可以躲在电脑、网名和头像后面施暴,事后又可以悄无声息地隐匿于真实生活,而不用承担任何实际后果。

匿名是网络施暴者的主要“保护伞”。图源:GJ

与此同时,平台监管和司法层面的困境也给受害者维权构成了一定的阻碍。《国会山报》报道,美国社交媒体改革倡导者克里斯汀·布赖德16岁的儿子在网上收到近100条负面、骚扰和色情信息后自杀身亡,布赖德起诉社交媒体平台,法院却以1966年美国《通信规范法》的相关内容予以驳回。该法律规定,互联网公司不对第三方在其网站上发布的内容负责。

但无论如何,互联网都不该是法外之地,也不应成为滋生网络暴力的温床。这些年,多国也在探索治理网暴的方法。

2022年2月,英国出台一项针对网络暴力的新法规,内容包括发送死亡威胁或其他仇恨言论者将面临最高5年监禁,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如果没有适当的程序来删除含有恐怖、欺诈、虐待内容的帖子也将面临处罚等。

德国政府为大力打击互联网上的仇恨言论,出台了一个更为严格的法案。凡是用户数超过200万的社交媒体平台不仅必须删除不当内容,还要向德国联邦刑事警察局提供发表仇恨言论的用户IP地址,并统一进行管理和追责。

在中国,为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多家网络平台近日集中发布防网暴指南手册,从风险提示、一键防护、私信保护、举报投诉等多个维度,帮助网民快速有效防范网暴侵害,倡导文明上网、理性表达,共建良好网络生态。在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呼吁出台反网暴法。

当然,有效防范和解决网暴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情。对于这场“无形的伤害”,整个社会都应该协同发力。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大河城市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75   联系邮箱: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