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头条丨探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样本②看“善治鱼山”凭何实现“矛盾不上交”

一座“矛盾不上交”的岛,一座“有智慧”的岛。在岱山县鱼山岛,人们可以感受到“善治”的力量。


(资料图)

目前,小小的鱼山岛上有1.9万余人常驻,来自全国31个省份,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强,是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岱山经验”的“主战场”。

岱山创新布局社会治理中心“一体两地”,鱼山社会治理中心变群众上访为部门下访,实现由事后处理向源头防控、前期化解转变。岛上涌现了“家乡红陪审团”“石榴籽工作室”“工棚警察”等一批治理典范。

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效能,不断推动精细化管理,这座“善治鱼山”已逐渐成为岱山基层治理的一个“地标”。

“两个中心”

构建治理“共同体”

“现在公司答应26日之前会发工资,没有付清的话,我们会一直帮你追讨……”5月16日,走进岱山县鱼山社会治理中心,4个常态化开设的窗口前站着几名建设者,工作人员耐心受理每条诉求。

“去年7月,鱼山矛调中心升级为社会治理中心,增加了‘线上’受理途径。”岱山县委政法委专职委员於国君介绍说,中心由县信访、人社、总工会、公安、建设等部门精干力量长期入驻,法院、检察院定期入驻的模式,直面工伤调处、劳资纠纷、工地摩擦等矛盾,最大限度拉长治理半径,在最小范围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据了解,该中心于去年6月开展劳动争议纠纷集中整治,成立近50人的攻坚专班,数百件积案在2月内归零。今年以来,接到的调解、咨询、投诉量大幅下降。

瞄准一个目标,岱山还在鱼山积极打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治理“共同体”。

去年10月,鱼山派出所建成全国首个超大型工地“融警务中心”,植入“红蓝哨所”“家乡红陪审团”“石榴籽工作室”,会聚“铁帽子”“蓝精灵”和商铺联盟等群众性组织,构建多治融和新模式。

融警务中心里,摆放着藏族民警南措和工友们席地而坐、谈笑风生的照片。“岛上有来自35个少数民族的200多名建设者。”南措告诉记者,她和那些少数民族建设者们交朋友,碰到求助,还会拉上“家乡红”的代表,“由每个省份的建设者推选一位代表,请岛上各企业中有威望的党员,组成‘陪审团’帮助解决问题和纠纷。”

有了社会治理中心和融警务中心这“两个中心”,鱼山岛至今未发生一起重复纠纷,未发生一起个人极端事件和群体性闹访事件。

“一码一屏”

数字赋能平安“智治”

鱼山大桥双合检查站二楼的数字大屏幕上,最新上岛人员、车辆,重点人员、车辆预警信息等在屏幕上一目了然。“智治”已逐渐成为岱山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

据鱼山派出所副所长施博元介绍,“智慧鱼山”建设的核心基础是“鱼山码”,至今已经3次迭代升级。

“鱼山码”实现了人脸实名制认证、可信身份认证和个人手机实名制向实人制升级。截至目前,通过“鱼山码”共计服务申报29万人,预警各类重点人员5000余人,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50余人、网上逃犯6人。

今年5月,鱼山的通勤车辆新设置 “乘车码”,人员入岛用“鱼山码”扫“乘车码”,实现了卡口自动获取整车信息,检查速度每车次减少7秒,人车管控更严格。

“下个月所里会购入全市首辆‘巡逻战车’,内置热成像双光谱技术,车上搭载‘鱼山码’资料库,让监管不留死角。把现在试点的环岛岸线智能AI推广开去,加强人车管控。”施博元告诉记者,下半年该所将建成海岛企业版基层治理四平台,应用驾驶舱对岛上劳资纠纷一类事做到“一屏管控”。

鱼山治理因“数”而变。近期,鱼山社会治理中心正向岛上建设单位推广一套在建设区域划设电子围栏的应用。“目前部分建设单位开始使用,对人员实名制和工时采取数字化手段监控,从而减少工人和企业的劳资纠纷。”於国君说。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大河城市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75   联系邮箱:435 226 40@qq.com